歡迎瀏覽武漢正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
EN
服務熱線:
13871339889
網站首頁
關于正元
公司簡介
工廠展示
榮譽證書
產品領域
水質環境監測儀
煙氣環境監測儀
大氣環境監測儀
過程控制儀表
實驗室分析儀
治理工程
水環境綜合治理
工業水系統
大氣污染治理
市政水處理
環境檢測與運營服務
運維
案例展示
水質在線監測設備
煙氣在線監測設備
氨逃逸分析儀
激光氣體分析儀
其他案例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行業動態
行業問答
服務支持
服務支持
人力資源
聯系我們
聯系方式
在線留言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行業動態
行業問答
武漢正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經理:
13871339889 張經理
銷售熱線:
027-65382290
在線客服
QQ在線
旺旺在線
027-65382290
企業總機:
027-86704179
公司地址:
武漢江夏藏龍島科技園楊橋湖大道13號恒瑞創智天地5棟A座
行業動態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行業動態
你都搞清楚了嗎?碳盤查、碳核查、碳分配、碳交易
日期:2021-12-22 瀏覽:1211
一、碳盤查和碳核查的定義及區別
(一)碳盤查和碳核查的定義
碳盤查:以政府、企業等為單位計算其在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稱作碳盤查,也可稱作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
碳核查(又稱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是指第三方服務機構對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碳排放管控單位提交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進行核查的過程。
(二)碳盤查和碳核查的區別
1、工作時間不同
碳盤查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企業可以在任何時間委托第三方咨詢機構對其某一時間段內的碳排放情況進行核算,提出整改意見和節能減排方法。碳核查是企業的被動行為,政府在指定的時間委派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完成碳核查工作,包括企業核算邊界和排放源的確定、數據質量控制計劃的檢查、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核算、工業生產過程排放核算、外購電力和熱力排放核算等一系列碳核查工作。也就是說主導對象不同,碳盤查的主導對象是企業,企業有權決定碳盤查工作的開始時間、如何開展等。但是碳核查的主導對象是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或者是國家生態環境部委派的第三方主導碳核查的具體工作,企業只能積極配合相關工作。
2、工作目的不同
碳盤查的主要目的是企業基于自身生產和發展的考慮,摸清自身的排放水平,挖掘節能減排潛力,完成內部整改工作。甚至可在能力建設完備的情況下進行碳資產的運作。碳核查是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核查的形式完成政府部門委派核查任務,以幫助國家主管部門掌握大數據情況,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提供數據和決策支撐,為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打好基礎。預核查由咨詢機構指導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完成的核查前準備工作,時間設置在正式碳核查之前,根據政府和第三方機構提出的最新核查要求,準備符合要求的核查材料。
綜上所述,碳盤查是企業的主動自愿并由自己支配的內審行為,碳盤查的結果只對企業內部負責并公開。預核查也是企業主導,但是只為碳核查服務,針對性更強。碳核查相當于由外部驅動力主導的企業配合的外審行為,企業必須按照國家主管部門發布的核查工作計劃開展溫室氣體排放量核查工作。
二、碳核查的范圍
(一)納入碳核查的行業
根據《關于加強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生態環境部 環辦氣候函〔2021〕9號)中的附件《覆蓋行業及代碼》,現階段納入碳核查的行業為電力、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造紙、民航。
(二)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
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 部令第19號),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列入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名錄:
1、屬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
2、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三、碳核查工作流程
碳核查工作由政府生態環境部門牽頭,在確定當年度核查安排后,委托第三方咨詢機構開展相關核查工作,并對核查結果進行復核。因此,碳核查包括政府工作安排流程和第三方核查機構的工作流程,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一)政府核查工作流程
根據《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生態環境部 環辦氣候函〔2021〕130號),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綜合考慮核查任務、進度安排及所需資源組織開展核查工作,然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技術服務機構開展的,對技術服務機構提出核查要求并簽署公正性保證書,確保核查工作公平公正、客觀獨立開展。
(二)第三方機構核查流程
核查程序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術工作組、文件評審、建立現場核查組、實施現場核查、出具《核查結論》、告知核查結果、保存核查記錄等八個步驟。
四、碳分配
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額是由國家生態環境部按照各省級環境廳上報的區域內重點排放單位,按照當年的排放總量控制和階段性目標,經過國務院批準之后,由各級政府制定某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上限,然后授權或出售給企業有限額規定的排放許可證。在規定期限內,如果企業排放量超出許可證的上限,就必須在碳交易市場上購買排放配額;如果企業排放量低于上限,可以在市場上出售多余的配額。碳排放配額的分配方式詳見表1。
五、碳交易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China Carbon Emission Trade Exchange,以下簡稱為“CCETE”)是碳配額交易的場所。自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以來,2021年7月16日,CCETE正式啟動,交易中心設在上海,登記中心設在武漢,采用掛牌協議轉讓、大宗協議轉讓以及單向競價三種交易方式。
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生態環境部 公告2021第21號)第六條,協議轉讓是指交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并確認成交的交易方式,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及大宗協議交易。
掛牌協議交易是指交易主體通過交易系統提交賣出或者買入掛牌申報,意向受讓方或者出讓方對掛牌申報進行協商并確認成交的交易方式。
大宗協議交易是指交易雙方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報價、詢價并確認成交的交易方式。
單向競價是指交易主體向交易機構提出賣出或買入申請,交易機構發布競價公告,多個意向受讓方或者出讓方按照規定報價,在約定時間內通過交易系統成交的交易方式。
六、碳減排
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碳配額的情況下,富余的配額量(政府分配配額—企業實際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進行交易,除了履約配額以外,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獲得可以交易的富余配額量:
(一)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
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新建機組煤耗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加快現役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積極推進供熱改造,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嚴控跨區外送可再生能源電力配套煤電規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推動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大力推動煤炭清潔利用,合理劃定禁止散燒區域,多措并舉、積極有序推進散煤替代,逐步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
煤電的低碳發展的方向:燃煤發電的燃料替代,如用低碳、零碳燃料替代煤炭,我國已有不少用天然氣、秸桿替代燃煤發電,如青島恒源熱電有限公司的生物質機組年消耗生物質燃料(燒稻草和麥秸稈)20萬噸,可替代標煤10萬噸,并采用了循環水供熱模式,大大提高了機組熱效率(從40%提高至80%),達到了環保超低排放標準,年發電在2.5億kWh。
(二)大力發展新能源
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積極推進水電基地建設;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例如電動車代替燃油車。
(三)CCER——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
CCER定義: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 部令第19號),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以下簡稱為“CCER”),是指對我國境內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并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CCER是我國境內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carbon sink)、甲烷利用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并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理論上,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森林林場等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項目,都可依據一定方法論并經國家備案核證機構核準后,成為CCER的提供方,因此,CCER的轉讓方可以是光伏發電電力企業、國有林場、集體經濟組織、林業局等。CCER采用抵消方式,重點排放企業可通過簽訂CCER購買協議,購買經過核證登記的CCER配額。按照《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 部令第19號),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相關規定由生態環境部另行制定。
(四)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推進碳捕集工程
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推進電網體制改革,明確以消納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增量配電網、微電網和分布式電源的市場主體地位。加快形成以儲能和調峰能力為基礎支撐的新增電力裝機發展機制。
碳捕集工程,包括碳捕集和封存(CCS)、碳捕集和利用(CCU)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
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以下簡稱“CCS”)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化工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CO2)收集起來,并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被認為是未來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最經濟、可行的方法。
碳捕集和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以下簡稱“CCU”)是指二氧化碳能夠用于制造有用的產品,而不是用于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的采收率,從而有望不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以下簡稱“CCUS”),是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獲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種技術。其中,碳捕集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并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
目前主要的捕集與利用手段包括尿素生產;二氧化碳用于碳酸飲料制作;二氧化碳礦化;加速硅酸鹽巖石風化,形成碳酸鹽,獲取聚合材料;合成甲醇、尿素及二甲醚;生產肥料、液體燃料、聚碳酸酯及聚氨酯聚合物;制造干冰及滅火器等。
上一篇:
總氮在線監測儀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有什么?
下一篇:
激光氣體分析儀主要由哪些裝置組成
相關新聞
持續提升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治理能力
2022-12-28
煙氣自動監測現場檢查關注點梳理
2022-11-25
總磷分析儀儀器組件優點
2022-01-19
總磷在線分析儀設備具有的功能
2022-01-11
總氮在線監測儀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有什么?
2021-12-24
你都搞清楚了嗎?碳盤查、碳核查、碳分配、碳交易
2021-12-22
激光氣體分析儀主要由哪些裝置組成
2021-12-08
自動監測質控儀主要應用領域和功能特點知識科普
2021-11-22
激光氣體分析儀進行校準的幾個要求
2021-11-10
COD水質在線分析儀主要采用的檢測方法是什么?
2021-10-21
在線水質自動采樣器具有哪些分類和功能
2021-10-17
油煙分析儀采用取樣法檢測的優勢介紹
2021-09-26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_涩涩亚洲中文无码_aa人片免费视频_免费大波美女做受视频